三月的微风吹进了课堂,温暖的笑容绽放在七(18)班和七(21)班同学的脸上。这儿有什么喜事?原来是一周一次的STEM课程正在李晓旭和李艳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如火如荼地展开——拼装人体的骨骼模型和制作风帆竹筏。

人体的骨骼在什么位置?有什么作用?
孩子们睁大好奇的双眼,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,不时爆发出欢声笑语。话不多说,带着强烈的求知欲,孩子们开始熟悉材料,跃跃欲试,准备动手尝试今天的课程实验——拼装人体的骨骼模型。
只见每个小组成员之间默契配合,一个了解骨骼所处的位置,在卡片上绘制出骨骼的形状,一个根据卡片把骨骼模型镶嵌在小板上,最后直立组装成人体骨架。


看,同学们神情凝重,好像遇到了一些困难。别怕,李晓旭老师走到学生身边,指出骨骼的形状与位置,帮助困惑的同学解决了问题。最后在每个小组成员的齐心协力下,一个个完整的人体骨架完美地组合成功,出现在眼前。同学们欢呼雀跃,兴奋的笑容再次出现在脸上!
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”提到帆船,同学们耳熟能详,但你知道风帆竹筏是如何制作的吗?
接下来在李艳老师的介绍下,21班的同学们信心满满,准备制作。可是刚拿到材料,同学们却束手无策。


只见李艳老师挥动双手,向孩子们投入地讲解,同学们纷纷手拿10根木棍,用小刀截成相同长度,再用磨砂纸把表面打磨光滑,紧接着,截取两根木条粘在木棍上,插在有孔的瓶盖中,再将瓶盖粘在竹筏上,一个桅杆就好做了!
光做完这一步,孩子们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最后在老师的组织下,同学们用彩色卡纸套入桅杆,做成了风帆,一个简易的风帆竹筏就大功告成。

通过这节课的实践,同学们不仅了解了骨骼的构造与作用,也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知识,一节妙趣横生又令人回味无穷的课程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,期待下一次课堂中同学们的完美表现吧!
供稿:汪洁
编审:政教处